大秀场

闻香可颐养身心、祛秽疗疾(香道养生介绍)

[复制链接]
0
回复
3801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51

主题

0

好友

661

积分
  • 4沉水品级

最佳新人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12-28 14:03: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沉香之家。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关闭
炉烟袅孤碧,

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

缥缈随风还。

——宋代陈去非《焚香》


  香,既可颐养身心,亦可祛秽疗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敬神、养生都离不开香道。香道不仅是文人雅士的一种修身养性的活动,它跟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有密切的关系。



香道浅析  香道即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配合富于艺术性的香道工具、香道环境的布置、香道知识的充实,再加上典雅清丽的点香、闻香手法,从香料所产生的香气、烟形中,对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香,不仅芳香养鼻、颐养身心,还可祛秽疗疾、养神养生。



  中国的香文化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自春秋时就有香的痕迹,盛唐发展至一定高度,在宋朝更是形成了规模。在文人墨客的聚会中,闻香、斗香等活动成为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而焚香、熏香、敬香等,都包含于香道之中。北宋诗人黄庭坚也是尚道之人,他总结的香之十德,道明了香的功用: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


香道与养生  自商周时期,古人就已开始采集、栽培香料作为消除疾病之用。药香有中医药价值,在培香过程中他们严格按照传统香药的药理药性,结合五行之规律,配伍、炮制而成的香品有很强的养性、养生之功,亦具备祛疫避瘟之效,自古便成为人们居家生活中的必备之品,所以香的起源也是基于人类对健康的考虑。随着时代的变化,香的这个功能更是得到了认同,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大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好的香料不仅可以赏玩,甚至是治疗疾病的良药。长期处在天然香的环境中,不仅增强免疫力,许多如五脏不和、气血不畅、头晕头痛等疾病在香的整体作用下也能逐步得以减缓或好转。



  人的健康由诸多因素决定,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同时存在阴、阳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系统,这就是“性”和“命”。“命”是我们能看的到、摸得着的身体,即肢体、五脏六腑等有形有象的部分;而“性”是人得之于天地运化规律的生命密码,是先天物质、信息能量的综合体,是与“命”体既相和又独立的形而上系统。古代大德们认为,“本性”是人体生命的“主宰”,一个人要获得健康、幸福、智慧必须从本性入手。所以,在中国古代“养性”是“养生”的根本。人们常讲“病由心生”,疾病的产生往往是由后天的“险心”和“躁欲”有关。所以养生之关键就在于主明,主明意谓心主神明,也就是养性也,闻香在其根本上也就是这样一种养性的精神活动


  中国传统香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走过了兴衰千年的历程,从满足人们本性喜好所需开始;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整体生活中。一炉清香颐养心灵、陶冶性情,芬芳之气使人心情平静、舒畅,从而促进人体细胞及机能新陈代谢并充满活力,使人体的潜能更好地展发,达到性安命和的真正健康状态。


香道赏鉴  每一款药香中,除了各种天然药材,还有一种最不可缺的“原料”,那就是用香品香人的一瓣心香。







1品香打篆  篆香法,是用一模具紧贴器皿,倒入适量香,操作者一手拿灰押,一手拿小勺轻轻地拨动香,使得香慢慢深入模具原有的空隙中,然后轻轻拨动,慢慢压平香灰,将香印放在香篆炉正中间,铺上制好的香粉,随后压平,舀去多余的香灰。当香印迅速揭开后,一个完整的香篆图案既可成型,燃香品香即可。过程看起来并不复杂,却是考验一个人心态的过程,容不得半点浮躁。








2隔火熏香  隔火熏香是近年来重新兴起的香道形式之一,听说自香道传入日本后,隔火熏香成为日本最流行也最高端的品香方式,它的特点在于使用较高级别的香材,结合香碳、云母片进行导热传香,见香不见烟,讲究一个‘熏’字,所以隔火熏香一般是以沉香为主。钳一小块木炭,用火烧至通亮,轻埋于香里,然后置一圆形小碟,放上上好的沉香,利用下面炭火散发出来的余温让沉香慢慢散发出香味来,见香不见烟,讲究一个‘熏’字,没有香烟缭绕,但觉香味漫漫。








  要领略隔火熏香带来的香的真正妙处关键一点在于品香者品香时的状态,状态不仅是指身体状态,更重要的是心理状态。所以闻香的动作要领很关键,闻香时,一只手需从炉底轻轻托起香炉,另外一只手呈拱形聚拢香气,当香气从指间流出,侧呼吸气,不同时间段习得的香味不同,感官也会发生相应变化。闻香者还需要做到放空自己,让自己的头脑停止思绪,让自己的心变得静定,把自己的整个意识集中于对香的感官感觉上。





编辑声明
  佛医堂微信所发布、回复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之用,内容仅供参考,不一定代表佛医堂意见,请各位师兄明辨。另外,如因作品内容、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admin@foyitang.com ,我们会及时更正。

  佛医堂公益团队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
编辑 |子童



移动互联网时代

每个人都可以是公益的源头

欢迎加入佛医堂公益团队


“佛医堂”微信:foyitang95

官方微博:@佛医堂

官方博客:www.佛医堂.com


“佛医堂服务号”微信:bjhnzy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找客服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