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壶犹如天上繁星闪烁,多而短暂。老壶则像一轮明月,无论何时瞻仰,都是常亮和经典。有幸收藏到的一把初代寒稚的作品,至今已经传承300多年有余了。铁壶及好,平丸形制配以系目纹宝珠摘的银盖,品味非凡。空心虫蚀提梁是十分有寒雉色彩的一笔,契合那个时代的禅茶背景是如此和谐。雅趣十全的一把器物,珍藏又实用
【产地】:日本京都 【年代】:江户时期 【名称】:平丸形系线目银盖虫蚀提梁老铁壶 【重量】:1764g 【尺寸】:19*16.6*20cm 【釜师】: 宫崎寒雉
【老九小知识】:
宫崎寒雉家位于加贺藩,代代都称为彦九郎寒雉。宫崎家的元祖是住在能登国,初代寒雉的爷爷是仁右卫门,父亲是彦九郎,有一个弟弟叫彦三郎义次。
初代宫崎寒雉(1632-1712)名义一,号剃发德翁,与正德二年二月逝世,享年八十余岁。
二代寒雉:
初代寒雉只有女儿没有儿子,所以是初代寒雉打算到京都找养子人选时,在靠近京都的近江国过村,找到了过与次郎的末孙,他是在京都名越家出生的,后来也成了二代寒雉,终于享保十三年。
三代寒雉:
年轻的时候,在大德寺研究学习,对于歌文,茶事精通。世人称他为[銭屋寒雉];终于安永二年。
四代義(义)二:
三代目的三男,早逝于安永四年。
五代尚行:
终于寛政八年。
六代尚友:
三代寒雉的外甥;终于寛政十一年。
七代尚植:
终于寛政十一年
八代義光。
九代尚義:
原本的名字为彦兵衞。
十代尚幸:
根据可靠资料显示,原本宫琦寒雉家发绝了一段时间;而然寒雉家再兴的就是十代尚幸,也就是四代木越三右衞鬥的亲弟弟。
十一代寒雉:
安政四年继承了家业,活跃于日本美术协会;终于大正四年。
十二代彦九郎。
十三代寒雉。
十四代寒雉:
昭和十五年(壹玖四零年)出生于金澤市,二十四岁时学习家业成为釜师,师事于第十二、十三代宫崎寒雉,平成六年(一九九四年)继承为十四代。至今寒雉仍依仙叟的喜好来制作汤釜,视[简朴]为最重要的制作要素。
罕见的江户时期老铁壶,初代寒雉(1632-1712)的作品。
这把老铁壶此前一直为日方藏家的珍藏,非常难得的机缘巧遇。至今已经数代数百年的传承。
平丸形制,荒地纹肌理增添了浓郁的茶人趣味,稳重大气又不失典雅。
在所有的作家系统中的老铁壶,只有寒雉才特有的风格:侘寂之美。
这把空心提梁是:手工捶打的虫蚀残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茶道(禅)寂美学的精髓。
落口式壶口,搭上全手工锻打的系目纹饰银盖;上置镂空宝珠型摘钮,下垫花瓣摘座。
作为一把已经传承了300余年的老壶,内部水垢积沉沁实,老味十全。
入手只需加几次清水煮沸至澄清无异味即可使用了。
壶流短促而优雅含蓄,属于非常传统的款型。
(多见后世龙文堂安之介所铸铁壶有同工之妙)
提梁与环付的衔接为卡榫式,这种配置只有才早期的老壶上才能见到,相当具有收藏意义。
银盖经水汽蒸发更显皮壳温润,一看就知道使用很久的品味了。
初代寒雉属于很早一批铸造铁壶的釜师了,采用的铸壶手法是醉原始的重力砂模铸造法。
因为须架内模,故壶身保留有一条工序记忆腰线。底部则保留有倒入金属流液的浇注孔和透气孔。
(这两点是判据老铁壶是否为砂铸法的重要依据)
端看此器皮壳肌理式度一丝不苟。
过去老铁壶用的铁质也是及好的,抚摸起来很润手,但却能感受到起伏变化。
一把好壶用起来才知道它的好坏,整壶的重心点充分考虑到茶人的感受。
倾倒汤水时非常沉稳,配以提梁的握感更强烈了。又是一把难得的经典茶道雅器,值得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