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最后登录
- 2018-7-11
- 香囊
- 695
- 积分
- 818
- 精华
- 0
- 帖子
- 123
- 主题
- 38
- 分享
- 0
- UID
- 5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沉香之家。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点击登录 关闭
南宋人陈元靓《事林广记》的日本元禄十二年翻刻本中,有一条“御宣熟水”的信息:“仁宗敕翰林定熟水,以紫苏为上,沉香次之,麦门冬又次之。”所谓“熟水”,是宋元时代非常重要的一个饮料类型,大抵就是花草茶(不含茶叶)。宋仁宗(1023—1063)曾经下令,要专门负责宫廷饮料等事务的翰林司为当时种类众多的花草茶品定优劣,结果紫苏熟水、沉香熟水和麦门冬熟水被评为最优质的三种。
紫苏、麦门冬熬成的热饮,在初唐时代成书的《千金方》中就已经被推荐,到了宋代,显然算得传统经典饮料了。至于沉香熟水,在南宋人陈元靓《事林广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至元六年郑氏积诚堂刻本)中记载有具体制作方法,真的非常独特,非常让今人惊奇。“用净瓦一片,竈中烧微红,安平地上。焙香一小片,以瓶盖定。约香气尽,速倾滚汤入瓶中,密封盖。檀香、(此字缺)香之类,亦依此法为之。”
宋时的熟水一般都用带香气的花、叶浸泡在水中制成,但沉香熟水的做法却自成一路,是先在香炉上把一小块沉香烘焙得开始散发香气,同时,把一片干净的瓦片在灶中烧到微红的程度。将烧烫的瓦片放在平地上,将焙热的沉香块放上去,然后,拿个茶瓶倒过来,瓶口扣住沉香,倒立在瓦片上。热瓦就如同炭火一样熏烤着香料,让沉香不断散发香气,随着烟气逸出的香精随后会吸附在茶瓶的内壁上。估量这沉香块上的香烟大致散尽了,不会再有香气产生,就把茶瓶翻转过来,急速地向瓶内倒入滚水,然后密封瓶盖。显然,如此静置一段时间,瓶壁上的沉香香精融入水中,就得到了宋人喜爱的“沉香熟水”。实际上,宋人是在收集沉香散发出的香烟,收集香烟附留在瓶底、瓶壁上的痕迹,将烟痕制成香水,一品其幽韵。历史上的中国人对于香气的迷恋真是非同一般!
无独有偶,明人高濂《遵生八笺》中也记载了沉香熟水的做法,原理一致,细节有异:“用上好沉香一二块,炉烧烟,以壶口覆炉,不令烟气旁出。烟尽,急以滚水投入壶内,盖密。泻服。”这是直接利用家中的小香炉来炮制。就照一般烧香的方法,在小香炉里烧上一两块好沉香,找一个口径与香炉口正好相合的茶壶,倒扣在炉口上,如此让香烟全部收入壶中。等香焚尽,就在壶中注水成饮。由这一条资料可以推测,沉香熟水之产生,是缘于宋人由日常焚香而被催发的灵感。不知宋代的哪一位水晶聪明人,看到小香炉里焚香不断,竟想到了在炉上倒扣一只茶瓶收集香气,然后再冲以热水。随着这一发明的迅速普及,沉香熟水的制作越来越“专业化”,方法不断得到改进,于是,烧红的热瓦片代替了香炉———毕竟,要找到口径彼此正好一致的香炉和茶瓶,是很麻烦、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宋代士大夫大多精熟香道,做沉香熟水的这点小程序,对他们来说完全不是难题。杨万里有《南海陶令送水沉,报以双井茶二首》诗,其中之一就谈道:“沉水占城第一良,衮尽残膏添猛火,熬成熟水趁新汤。素馨熏染真何益,毕竟输他本分香。”朋友送来了上好的占城沉水香,诗人用双井茶作为答礼,同时写诗致谢,并顺便汇报自己对朋友的好意是多么的珍视。“衮尽残膏添猛火”,展示了传统士大夫曾经普遍熟谙的一种风雅——亲手加工香料。沉香在焚爇以前,必须在茶水中煮,去掉其中的油膏,看来,对杨万里来说,这是驾轻就熟的技艺。“熬成熟水趁新汤”,分明就是用加工过的香料制作“沉香熟水”了。诗人还发表了品尝这一芳香热饮之后的感想:当时流行用素馨花蒸沉香,以此来制造复合的香调,可是,人工的成果,其实怎么比得上天然香料最初的本色气息呢! |
|